发现号航天飞机

    2024-03-31 03:39:08

基本解释

  “发现号”航天飞机 -简介

  发现号航天飞机(STS Discovery OV-103)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KSC)旗下,第三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太空梭。首次飞行是在1984年8月30日,迄今为止仍在服勤中,负责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与作为国际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计划的支援。

  2011年3月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脱离国际空间站,9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结束了近27年的飞行。

  

“发现号”航天飞机

  起源

  如同其他大部分的美国航天飞机一般,发现号的命名,源自于一艘18世纪时的英国探险船,伴随着名的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远征南太平洋的发现号(HMS Discovery)。在库克船长的探险中,完成了包括发现夏威夷群岛、纽西兰乃至於确认澳洲大陆存在等的功绩,而同行中的另外一艘探险船奋进号(HMBarque Endeavour)也成为NASA另一架太空梭奋进号的命名由来。除此之外,库克船长也曾搭乘发现号探索南阿拉斯加与西北加拿大之间的海岸线,虽然当时正值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是交战国,但由於发现号在从事的是非常重要的科学任务,班杰明•富兰克林甚至特别下达美军不准对该船发动攻击的指令。

  其它使用发现号之名的着名船只,还有亨利•哈德逊(Henry Hudson,今加拿大哈德逊湾的命名由来)在1610年到1611年间,在寻找「西北水道」(Northwest Passage,也就是理论中在北美洲北方一条能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水道,但事后证实它根本不存在)时所搭乘的探险船。英国皇家地理学会(British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曾拥有一艘同样叫做发现号的船只,是一艘以捕鲸船的基本结构为基础,改装后用在1875年北极极点探索时的探险船。该协会后来(1901年)又造了另外一艘发现号,在1904年时进行了南极大陆的探索活动。总之,「发现号」这名字在人类的地理探索史上拥有极重要的地位,这点也被继续在太空探索的活动中延续了下去。

  建造技术

  发现号的建造与在它之前的MPTA-098、STA-099(后来的挑战者号)、OV-101(后来放弃改装的企业号)与OV-102 (哥伦比亚号)不一样,它属於NASA建造的太空梭之中第二期的产品。因此,发现号在设计组装的过程中撷取了许多来自企业号、哥伦比亚号与挑战者号的实际测试与飞行数据加上经验,设计上较为成熟。出厂时其重量较哥伦比亚号轻盈了6,870磅(约3,120公斤),空重151,419磅(68,744公斤),装上三具主引擎后总重171,000磅(77,634公斤)。与挑战者号一样,发现号的酬载舱曾经过局部的修改,以便能载运与发射使用低温推进燃料的半人马上节火箭,但此计划因为风险过高而被中止,实际上发现号从未实际施放发射过该型火箭。 以下为发现号太空梭的简单建造历程:

  1979年1月29日 - 建造合约签署

  1979年8月27日 - 开始建造客舱模组

  1980年6月20日 - 开始建造机身下部

  1980年11月10日 - 开始后段机身的结构组装

  1980年12月8日 - 开始后段机身的初步系统装配

  1981年3月2日 - 开始酬载舱舱门的制造与组装

  1981年10月19日 - 开始机身副翼的细部制造与组装

  1981年10月26日 - 开始在加州多尼(Downey, CA)进行客舱的初步系统装配

  1982年1月4日 - 开始机身前段上半部的初步系统装配

  1982年3月16日 - 中段机身在加州棕榈谷(Palmdale, CA)就位

  1982年8月30日 - 升降副翼(Elevons)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4月30日 - 机翼自格鲁曼(Grumman)公司送抵棕榈谷

  1982年4月30日 - 前段机身下半部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7月16日 - 前段机身上半部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8月5日 - 垂直尾翼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9月3日 - 开始最后组装

  1982年10月15日 - 机身副翼在棕榈谷就位

  1983年1月11日 - 后段机身在棕榈谷就位

  1983年2月25日 - 完成最后组装

  1983年2月28日 - 开始初步次系统测试与启动动力

  1983年5月13日 - 完成初步次系统测试

  1983年7月26日 - 完成次系统测试

  1983年8月12日 - 完成最后签收

  1983年10月16日 - 自棕榈谷完工出厂

  1983年11月5日 - 以陆上运输的方式由棕榈谷送抵爱德华(Edwards, CA)

  1983年11月9日 - 空运至甘乃迪太空中心

  1984年6月2日 - 飞行准备点火测试

  1984年8月30日 - 首度飞行(STS-41-D任务)

  事迹介绍

  1984年8月30日STS-41-D——首次飞行

  1984年8月30日 STS-41-D 发射两颗通讯卫星

  1984年11月8日 STS-51-A 发射两颗与救援两颗通讯卫星

  1985年1月24日 STS-51-C 发射一颗隶属美国国防部的电子情报(ELINT)卫星

  1985年4月12日 STS-51-D 发射两颗通讯卫星

  1985年6月17日 STS-51-G 发射两颗通讯卫星

  1985年8月27日 STS-51-I 发射三颗通讯卫星

  1988年9月29日 STS-26 挑战者号发生意外后首次恢复的航天飞机飞行任务,这标志着航天飞机项目再次走上正轨。发射了一颗TDRS(追踪与资料中继卫星)

  1989年3月13日 STS-29 发射一颗TDRS

  1989年11月22日 STS-33 发射一颗ELINT卫星

  1990年4月24日 STS-31 发射哈勃太空望远镜(HST)

  1990年10月6日 STS-41 发射尤里西斯太阳探测器(Ulysses Probe)

  1991年4月28日 STS-39 发射美国国防部空军675号(Air Force Program-675,AFP675)卫星

  1991年9月12日 STS-48 酬载上大气层研究卫星(UARS)

  1992年1月22日 STS-42 酬载国际微重力实验室一号(IML-1)

  1992年12月2日 STS-53 酬载美国国防部所委托的设施

  1993年4月8日 STS-56 酬载大气实验室二号(ATLAS-2)

  1993年9月12日 STS-51 发设先进通讯技术卫星(ACTS)

  1994年2月3日 STS-60 酬载真空尾迹屏罩设备(Wake Shield Facility,WSF)

  1994年9月9日 STS-64 进行Lidar内太空技术实验(LITE)

  1995年2月3日 STS-63 与和平号太空站会合

  1995年7月13日 STS-70 发射第七颗TDRS卫星

  1997年2月11日 STS-82 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

  1997年8月7日 STS-85 载运与装设低温红外线频谱仪与望远镜(Cryogenic Infrared Spectrometers and Telescopes)

  1998年6月2日 STS-91 最后一次进行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太空站间的泊靠任务

  1998年10月29日,STS-95“发现”号搭载着77岁的参议员约翰·格伦(John Glenn)起飞。格伦是曾搭乘“水星”飞船升空的美国首名宇航员,这次他又成为最高龄的“太空人”

  1999年5月27日 STS-96 国际太空站补给任务

  1999年12月19日 STS-103 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

  2000年10月11日 STS-92 国际太空站组装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任务为美国航天飞机第100次飞行

  2001年3月8日 STS-102 国际太空站的人员轮调任务

  2001年8月10日 STS-105 国际太空站人员与补给运送任务

  2005年7月26日 STS-114 哥伦比亚号解体意外后首次航天飞机返回太空任务,国际太空站人员与补给运送任务,新安全装置测试

  2006年7月1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顺利完成国际空间站维修和建设任务,并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名宇航员

  2009年8月28日23时59分(EDT) “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宇航员,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运送数吨的补给和设备

  2009年9月11日20时54分(EDT) 发现号结束14天太空之旅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着陆。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4月5日6时21分(北京时间18时21分),搭载7名宇航员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发现”号此行将为空间站运送重约8吨的各类物资。这次飞行的一大看点是,在“发现”号的7名机组成员中,女宇航员的数量达到3人,几乎占了半边天。照片中的女宇航员从左至右分别是:日本女航天员山崎直子、太空工程师斯蒂芬妮.威尔逊以及原中学女教师林登贝尔格。2010年美国东部时间4月20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经历一番波折之后终于成功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结束了为期15天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之旅。在完成太空任务之后,“发现号”的“回家”之旅遇到了波折。20日,在再度因雨雾推迟着陆时间之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天空在佛晓前终于放晴,“发现号”抓住时机成功着陆。据知,“发现”号当天从西北方向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路线穿越了美国近10个州的上空,这是2007年以来首次有航天飞机穿越美国腹地而返回地面。通常情况下,美国航天局倾向于航天飞机从西南方向返回航天中心,这一路线飞越太平洋、中美洲以及墨西哥湾上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穿越人口稠密地区的时间。

  2011年2月2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发射中心的“发现号”整装待发,于美东时间2月24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2月25日5时53分)发射升空。本次飞行,将是美国全部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进入太空。“发现号”此行搭乘6名宇航员,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一个永久性多功能舱,并且还将为它带来一个永久“居民”——太空中第一个人形机器人宇航员——“机器宇航员2号”。这个新的多功能舱将作为储藏室,并提供额外的研究工作空间。而“机器宇航员2号”主要目的是检测机器人在失重的状态下,如何进行操作。若结果满意,美国宇航局今后或许会用机器人进行一些替代性的工作。

  完成任务

  STS-114

  由于隔热保护系统在升空时受到局部碰撞而受损,发现号在STS-114任务中进行了史无前例、以太空漫步方式修复机身外表的尝试。图中为从国际太空站检视发现号机腹完整度的画面。

  发现号原定在2005年7月13日执行STS-114任务,是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初坠毁之后,NASA首度恢复进行的航天飞机飞行任务,但却由于机械故障因素而延迟发射。在7月13日预定发射时间前2个多小时前,当工程人员在进行飞行前的例行检测时,突然发现一位于液态氢燃料槽底部的液态氢引擎熄火感应器(liquid hydrogen engine cutoff sensor)送出错误讯号。该感应器是发现号机身上四组同样功用的感应器其中一组,是在其他感应器同时故障时能作为备援用途,这整套感应系统的主要功用是在发现液态氢燃料槽里的氢存量即将用尽之前紧急切断引擎动力,以免因为高热爆炸。NASA的人员在第一次的升空放弃后尝试厘清感应器失效的原因,但却没有找到确切的理由,工程人员主要是朝接地错误或电磁波干扰的方向厘清问题,但因为在平日状态下他们无法复制出与升空前一模一样的背景环境,而增加找出实际问题症结的困难度(例如,航天飞机起飞前会因为燃料槽里装满超低温的液态氧与液态氢,而处于较平日更低温的状态,但除非航天飞机准备要升空,否则考虑到安全问题其燃料槽里是不会填装燃料的)。

  NASA官员在7月20日时宣布,纵使尚未确定之前错误讯号的起因,发现号仍要于美国东部日光时间7月26日上午10时39分发射。根据该单位的计算,7月31日是发现号适当发射时间窗的底限,超过这天之后航天飞机升空时周围的光影变化将不利科学家在发现号上新装设的一组监视摄影机之运作,这套监视网络主要是用来评估NASA在哥伦比亚号失事后,针对航天飞机安全性所进行的修正设计之成效。假若发现号未能赶在7月底前升空,就必须大幅延期到9月9日之后才会有适合的光线环境再次发射,但有部份专家对此抱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新一代的电子摄影设备对光线的灵敏度已足以弥补光线不足的问题,因此NASA大可以在完全确认感应器的故障原因之后,再让航天飞机安全升空。

  发现号太空梭于8月9日破晓之前平安抵返地面

  安装上新的安全检察设备后,发现号于2005年7月26日发射升空执行STS-114任务,这是自哥伦比亚号解体意外发生后,首次有航天飞机返回太空任务。升空过程中,发现号的外挂燃料槽上有一块面积不小的隔热泡棉因与航天飞机本体在发射瞬间发生触碰而脱落,根据发现号上装置的高分辨率摄影机所摄得之影像分析,这块脱落的泡棉约有24至33英寸长,10至13英寸宽,2.5至8英寸厚, NASA研判这块脱落的隔热棉应不至于影响航天飞机的安全,但仍会进行较详细的检测与资料分析来确保其安危。根据NASA的规划,除了载运拉斐尔多用途后勤模组(Raffaello Multi-Purpose Logistics Module)为国际太空站进行运补外,测试新开发的隔热泡棉与机上摄影监测系统也是STS-114任务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经过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太空漫步方式进行受损部位机外紧急检修后,发现号顺利平安地于美国东部日光时间8月9日8:11:22am滑行降落在美国加州爱德华滋空军基地,结束长达14天的任务。

  STS-128

  “发现”号最初定于2009年8月25日凌晨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但由于附近天气状况不佳,美国航天局25日凌晨决定将发射推迟到26日凌晨进行。

  但由于“发现”号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的一个阀门出现故障,美国航天局8月25日下午取消了原定于26日凌晨进行的“发现”号发射工作。

  2009年8月28日晚,发现号航天飞机点火升空,之后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30日20时54分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此次宇航员共进行了3次太空行走,更换空间站部分零件,并取回一些实验样本。

  发现号为空间站带去了6.8吨的给养,包括食品、一个冷藏箱、一个睡眠舱以及一个跑步机,并且轮换了一名空间站宇航员,妮可·斯德特(Nicole Stott)将替换蒂姆·考博拉(Tim Kopra)留在空间站上工作。

  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9月11日晚8点53分(北京时间12日上午8时53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安全降落于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word.DajiuBAO.com

  绝唱

  曾在太空中度过总共352天,出色担任了搬运工、科学家、外交官等各种角色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要迎来自己最后一次任务了。在编号为ST-133的任务结束后,发现号将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第一架退休的航天飞机。发现号预计会于2011年2月24日发射。 在最后一次任务中,发现号将搭载6名宇航员,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个永久多功能舱,为其增加额外的储物空间。国际空间站已经运行了10年,就像你自己的房间一样,住得越久各种杂物也就越多,所以这空间还是挺重要的。发现号此次还会为国际空间站带来了一个Robonaut 2号,太空中第一个人形机器人。在经过微重力环境下的测试后,这个机器人宇航员将会帮助人们做一些繁琐或危险地工作。

  美国航天局此前计划,在“发现”号和“奋进”号分别于今年11月及明年2月执行一次飞行任务后,美国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

  评论

  美国宇航局指“发现号”航天飞机在1日升空时,发现大概5片隔热物料从外置燃料缸脱落,但相信机身没有损坏。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宇航局解释,在升空头2分15秒脱落的的隔热物料对穿梭机损坏最大。太空总署的格斯登美尔指出,他们在危险期后几秒才发现碎片脱落,所以并无打中机身,其后的碎片也因速度不够快而未有造成严重破坏。碎片体积虽大,但实质非常轻,即使曾有碰撞机身,但“不是大问题”。 2003年1月,“哥伦比亚号”的燃料缸升空时有隔热物料脱落,穿梭机的隔热板受损,因而在2月返回地球时在空中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发现号”这次的主要任务是运送日本制的实验室组件到国际太空站。格斯登美尔认为除了这次小意外,所有程序非常顺利,升空近乎完美。

  退役

  航天飞机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设计之初,科学家们认为它至少有以下几大优点: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费用、水平降落比飞船更安全、比飞船舒适、运载能力强。然而,从1981年航天飞机首次

  飞行至今,除了体现出舒适和运载能力强两大优点外,其他预想中的优点反而成了“致命伤”。

  《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说,航天飞机有3500多个分系统、250多万个部件,每次飞行成本约为5亿美元,既复杂又昂贵。它没有逃逸系统,实行人货混运,“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失事证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远远低于相对简单的飞船。

  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航天飞机目前所做的改进只能是工艺上的,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发现”号这次飞行成功,对于航天飞机而言,只是把寿命延长了几年。

  庞之浩介绍说,美国宇航局向美国政府提交的太空探索新报告中,明确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之后退役。报告中提出,美国将研制新的天地往返运输器,预计2014年建成。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在完成2011年2月24日的任务后退役。

  启示

  航天科技一定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地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次飞行成功,不紧增强了美国航天界以及美国民众的信心,而且更是对科学探索精神一种极大鼓舞。

  航天飞机的每次的飞行,都伴随着人们担忧的目光。冷战时期,出于太空竞赛的考虑,前苏联也上马了航天飞机项目,在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只飞行了一次即告停止。

  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将于2010年左右终止,并计划重新以飞船为天地往返运输器。

  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之初,也曾有过到底是从飞船起步还是从航天飞机起步的争论。今天航天飞机所遇到的困境,我国两次载人航天的成功,证明了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专家认为,我们既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同时也要高度关注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要在自己的努力下建造有自己设计专利的航天飞机、太空飞行器。国家也应加大对航天事业的支持。

  谢幕之旅

  以“发现号”为代表的航天飞机道路虽将终结,但它在谢幕之际已经带出薪火相传的种子;

  从机器人到新飞船,未来太空并不寂寞。

  2月2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自卡纳维拉尔角顺利升空,这是它的谢幕之旅。自1984年首飞以来,它绕地飞行超过5600圈,行程约2.3亿公里,累计飞行352天,曾经运载宇航员180人。“发现号”后,“奋进号”与“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分别将在4月和6月各有一次飞行,一个接一个谢幕之旅将上演。之后,航天飞机将告别航天舞台。以“发现号”为代表的航天飞机道路虽将终结,但它在谢幕之际已经带出薪火相传的种子,一代“航天明星”虽将退场,但未来航天器与航天技术的新剧集却已开拍。

word.DajiuBAO.com

  隐退

  从哈勃太空望远镜、国际空间站到众多卫星,太多人类太空成就因“发现号”而实现。但它确实到了该退休到博物馆供人瞻仰的时候。美国一共制造了6架航天飞机,5架投入使用,迄今在事故中损失2架,事故率惊人。从“挑战者号”到“哥伦比亚号”,每次航天飞机失事都让世人震动和沉痛不已。

  并非航天飞机不尖端,不精密。它的问题是太尖端和精密。决定走这条道路时,美国人觉得它有很多好处: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费用、水平降落比飞船更安全、比飞船舒适、运载能力强。然而,30年来的实践表明,它既不省钱也不安全,只剩下乘员舒适和运载能力强两个好处。

  航天飞机太复杂。走飞船道路的科研组织通常协调好十个左右的分系统就可以把飞船送上天,如果只是货运飞船,会更简单。而航天飞机有3500多个分系统、250多万个部件。

  这样复杂的组成给研制、工程控制都带来巨大负担,极易造成一个小意外摧毁全系统的悲剧。“挑战者号”1986年由于燃料舱O形环失效而毁,“哥伦比亚号”2003年由于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脱落击中机翼而毁。

word.DajiuBAO.com

  复杂的系统使每次飞行成本极高,据说每次飞行需要5亿美元左右。而且航天飞机没有逃逸系统,实行人货混运,如“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事件中,人们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惨剧发生,毫无挽救宇航员的办法。

  是时候了,航天飞机,这个掺杂了太多毕其功于一役的急切工程思维和展示制度优越性的时代产物,到了隐退的时候。

  引出高手

  虽然是谢幕演出,但“发现号”这一次如以往一样,继续承担着大任务:它不仅搭载6名宇航员,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个永久多功能舱,为其增加额外的储物空间,还为国际空间站带来了一个“机器人宇航员2号”(Robonaut 2)。这将是太空中第一个人形机器人。

  “2号”现在还只有上半身,双腿仍在抓紧研制中。NASA努力争取在今年结束前把两条腿给“2号”送上去,以便他能在肚子里的“大脑”指挥下,在空间站内完成擦扶手、清理空气过滤器之类的杂活。

  “2号”是一位高手。NASA不是为了让他去打杂,而是真正能与宇航天友好相处,帮宇航员处理危险、琐碎工作。

  机器人“2号”不是硬邦邦的,躯干、手臂和每根手指上都有防护软垫,关节里装满了弹簧,全身遍布350多个电子传感器,指尖甚至能感受到一根羽毛的存在。

word.DajiuBAO.com

  人工智能使航空航天设备可以无人化操作,是当前的一个技术潮流。从美军的X-37B、X-47到如今正在谢幕演出中的“发现号”与“2号”机器人,人们似乎看到这种潮流正在不断发展中。

  确实,动辄数倍甚至几十倍于音速的新一代飞行器、更加遥远和艰辛的太空环境等等,使得最强壮的人类也日益面临生理极限。如“火星-500”计划,模拟的人类火星之旅竟然需要520天,如果比这再远、再莫测的太空探索,怎么办?

  即使不能由机器人完全代替人类来完成任务,至少可以让机器人帮人类分担一些繁琐工作,有时,甚至可以给宇航员解闷。日本人已经受到“2号”的启发,正在开发一种太空伙伴。

  这种50厘米高的太空伙伴机器人将协助宇航员接受地面指令,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拍照,识别和分析他们面部表情传达的信息,甚至能协助他们发微博。除了通过交流舒缓宇航员的压力,它还能在宇航员睡着时监测宇航员的健康状况及压力水平。

  日本人决心在2013年把这个太空伙伴送上国际空间站。

  猎户出征

  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靠什么进行今后的太空活动呢?主要是靠奥赖恩(Orion,可译作“猎户座”) 载人航天器。

  美国航空航天史上使用Orion代号的项目频多。最初有一个很有创意但也很吓人的主意,就是1958年提出的核动力飞船计划,代号“猎户座”(Project Orion)。它的设想是利用一系列较小规模的核爆炸,使航天器飞离地球。按计划它要携带2000颗小型核弹上天,陆续把美国宇航员送上火星和土星。好在美国还算理智,在禁止核试验谈判中把这个可能污染大气层和近地空间的项目终结了。

  目前的猎户座飞船是2004年小布什提出“星座计划”(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时带出来的。这个计划是研制猎户座飞船和“战神1号”(用于推动载人飞船)、“战神5号”(用于推动载货飞船)两型大推力火箭。美国的设想是,航天飞机之后,就靠猎户座飞船实现重返月球,以及未来进军火星的任务。

word.DajiuBAO.com

  “猎户”比较不幸,未出征即遭遇金融危机,政府要削减预算。去年美国国会为此争论了8个月,最终结果是“星座计划”基本被废弃。

  “猎户”又比较幸运,它只是被缩水,还没有随整个计划完全撤销。原来设计搭乘6人的“猎户”现在被缩小到能搭4人。奥巴马总统决定保留“猎户”,把它发射到国际空间站,一旦有危险时,美国人可以坐着它安全返回地球。

  关于“猎户”,最新的消息是2月11日美国太空网宣布它已经问世,即将展开一系列大规模地面及液压测试。首次无人试飞定于2013年,预计2016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行。

  “发现号”虽然面临退隐,但毕竟后继有人。从机器人到新飞船,未来太空并不寂寞。好戏在后头。

  退役飞行

  美国航天局提供的信息显示,此次分离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7时(北京时间20时),当时二者正运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上空。随后,“发现”号飞行员埃里克·博操作“发现”号绕空间站一周,以便宇航员对其拍照。

  “发现”号2月24日升空,26日与空间站对接,这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造访空间站。对接期间,宇航员们进行了两次太空行走,完成了一系列任务:为空间站移动机械臂新配了一对额外轨道,并清洗了空间站外的一部摄像机;利用软管排出一个破裂液氨泵中残存的液氨;为空间站外加拿大双臂机器人Dextre安装了照相机及保护性镜头盖,移走了“哥伦布”实验舱的设备平台及一些绝缘材料。

  此外,他们还利用一个金属罐进行了太空“收集”。这一名为“瓶中信息”的活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策划,旨在提高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金属罐随“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被运往日本,供博物馆游人参观。

  “发现”号还为空间站运来“机器人宇航员2号”,后者是首个进入太空的类人机器人,并将成为空间站永久居民。“机器人宇航员2号”由美国航天局与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设计,其全身装备多种感应器,并有一双灵活的手,美国航天局希望将来它可以协助或代替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等危险作业。

  据新华网报道,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结束了近27年的飞行。此次任务完成后,“发现”号将成为美国今年首架退役的航天飞机。今后,人们可在博物馆中一睹其芳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以下吧
点赞 0
分享
新词

分手游

基本解释  分手游-简介  分手游,是一个形式特殊的旅游方式。“如果真的注定要分开,就让我们少一些疼痛多一份浪漫的回忆,此行程...

E

2024-04-19 12:18:33
0 119 0

发音部位

fāyīnbùwèiㄈㄚㄧㄣㄅㄨˋㄨㄟˋ基本解释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如b、p、m的发音部位都是双唇,f的发音部位是下唇和...

E

2024-04-12 22:37:24
0 117 0

飞艇棚度假村

基本解释  飞艇棚度假村-简介  飞艇棚度假村,座落于德国乡村的热带群岛,这是一个海滨度假村,建有水上公园和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游...

E

2024-04-04 14:13:03
0 89 0

飞天茅台

基本解释  飞天茅台-概述    飞天茅台,飞天和五星是茅台的两个商标,原来都是五星的,但是70年代茅台走出国门,准备出口的时候出...

E

2024-04-17 14:45:52
0 245 0

放屁辣臊

fàngpìlàsàoㄈㄤˋㄆㄧˋㄌㄚˋㄙㄠˋ基本解释詈词。比喻胡言乱话。《水浒传》第二一回:“外人见押司在这里,多少乾热的不怯气,...

E

2024-04-13 18:07:35
0 55 0

飞艇

fēitǐngㄈㄟㄊㄧㄥˇ基本解释[释义](名)飞行工具,没有翼,利用装着氢气或氧气的气囊所产生的浮力上升,靠螺旋桨推动前进。[构成]偏...

E

2024-04-09 12:44:23
0 99 0

放率

fànglǜㄈㄤˋㄌㄩˋ基本解释豪放真率。《世说新语·任诞》“旧闻桓子野善吹笛”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帝赏其放...

E

2024-04-18 15:58:13
0 41 0

粉荔枝

fěnlìzhīㄈㄣˇㄌㄧˋㄓㄧ基本解释亦作“粉荔”。唐代洛阳人家正旦以粉制成荔枝状作为节日食品。唐冯贽《云仙杂记·洛阳岁节...

E

2024-04-17 08:36:30
0 54 0

放屁喇撒

fàngpìlǎsāㄈㄤˋㄆㄧˋㄌㄚˇㄙㄚ基本解释见“放屁辣臊”。...

E

2024-04-17 00:58:44
0 49 0

服习

fúxíㄈㄨˊㄒㄧˊ基本解释(1).谓习熟武艺。《管子·七法》:“为兵之数……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尹知章注:“服,便也。谓便习武艺...

E

2024-04-09 06:44:40
0 52 0

防送人

fángsòngrénㄈㄤˊㄙㄨㄙˋㄖㄣˊ基本解释指防送卒。《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两个防送人押着,离了杭州到东新桥,下了航...

E

2024-04-09 06:05:43
0 183 0

繁并

fánbìngㄈㄢˊㄅㄧㄥˋ基本解释犹繁多。《元典章·圣政一·恤站赤》:“各处站赤差发繁併,迤渐消乏,仰中书省通政院设法撙裁。”《...

E

2024-04-09 03:46:30
0 93 0

蜂窝性组织炎

基本解释  窝性组织炎-简介  蜂窝组织炎就是一种皮肤伤口的细菌感染(常见的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菌、嗜肉菌等),当细菌感...

E

2024-04-08 16:43:40
0 73 0

傅会

fùhuìㄈㄨˋㄏㄨㄟˋ基本解释◎傅会fùhuì(1)[strainone'sinterpretation;drawwrongconclusionsbyfaseanalogy]同"附会"。(2)...

E

2024-04-08 14:05:25
0 60 0

飞幕

fēimùㄈㄟㄇㄨˋ基本解释指随时可撤的帐幕。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鷰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E

2024-04-04 22:16:56
0 38 0

返道

fǎndàoㄈㄢˇㄉㄠˋ基本解释(1).返归,返回。宋叶适《时斋记》:“比返道过钱塘,公由太史乞守眉矣。”(2).违反自然。北魏贾思勰《齐...

E

2024-04-02 16:59:56
0 4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