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久宝网

登录

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课文原文,教学设计

admin 举报

识字
②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2018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给大家提示一下。
  2、重点指导:贴、街、转、闹
  (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握结构。
  (2)贴字的偏旁最后一笔是点。
  (3)转字最后一点也是难点。
  (4)闹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市”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一、畅谈春节,导入新课。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
  3、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日。
  1、汇报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1、了解春节。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
  (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
  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
  (4)闯年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2、元宵节
  (1)元宵节:看花灯
  (2)说说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4)指导朗读。
  3、清明节
  (1)清明节:扫墓。
  (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学们参加过扫墓吗?主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做?
  4、端午节
  (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2)观看赛龙舟的场面。
  (3)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
  5、乞巧节
  (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2)指导朗读。
  6、中秋节
  (1)说说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2)吃月饼、赏月亮,欢度中秋。
  7、重阳节
  (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
  (2)教育学生学会尊敬长辈。
  四、再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五、拓展延伸。
  1、说说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哪些节日是有民族之分的?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富,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富,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七、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你喜欢的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传统节日》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主题课文,是一首描写传统节日的韵文。
韵文按照农历年的顺序,依次介绍了重要的传统节日。整首歌谣一共八句话,一句话一个传统节日,分别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开头语结尾都是讲春节,首尾呼应,对应一年的循环往复。在诗歌结构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点。第一句,三字一停顿。第二至七句,句式结构一致,都是3-3-7停顿方式,整篇歌谣每句结尾都押“ao”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宜于打着拍子诵读
韵文描述了各个传统节日的典型特征,或气候特征,或风俗习惯:清明时节,正当春季,雨丝纷纷;中秋节,八月十五月亮最圆;重阳节,金秋时令,菊花怒放。春节是团圆的节日,贴窗花、放鞭炮,格外热闹;元宵节,赏花灯,街上人流如潮;清明节,家家纷纷祭扫先人墓地;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乞巧节,又称女儿节,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也是这一天在鹊桥相会;中秋节,吃月饼赏月色;重阳节,敬老日,登高踏秋,赏玩菊花。
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传、统、贴、宵、巷、祭、舟、艾、堂、乞、巧、郎、饼、赏、菊”15个。
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贴、舟、敬、团、闹、街、艾、转、热”9个。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认“传、统、贴”等15个生字,会写“贴、舟、敬”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了解传统节日及相应的习俗,拓展学习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
4.继续学习部首的表义作用,了解部首“礻”与“雨”的表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思维目标:
1.继续关注汉字部首的表义属性,进一步懂得汉字部首对部内字的统领作用,形成类的思维模式。
2.联系农业生活,理解传统节日、节气以及相应的风俗习惯产生的原因,建立联系。
价值目标:
1.围绕主题“传统节日、节气中的汉字”,感受汉字文化魅力,激发热爱汉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部首“礻”与“雨”的表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2.了解传统节日及相应的习俗,拓展学习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部首“礻”与“雨”的表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2.围绕主题“传统节日、节气中的汉字”,感受汉字文化魅力,形成汉字识记类的思维。


(一)前置学习
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经验或通过问家长、查书、上网等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查找资料,了解该节日产生的缘由及相关习俗。简单写下来。

(二)导入新课
1.根据上这一单元的时间,提醒同学们清明节即将到来,由清明节及其习俗引到传统节日。
2.走入新课,板书课题。

(三)朗读课文并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师提清要求并巡视检查学生朗读。
2.个别生读课文
教师点几位同学朗读,一人一个自然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并纠正,强调重点。注意指导学生个别不容易读的句子的朗读。
3.自由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在教师指导与纠正的基础上,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4.朗读检查
以同桌或者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朗读,并检查各自朗读情况。

(四)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字学词

1.理解童谣内容。
2.训练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寻找童谣提到的传统节日。
3.关注作者写传统节日的写作顺序。
4.结合童谣,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相应的习俗,用笔在文中圈出来。老师在黑板上书写。
同时重点理解:
(1)传统
(2)贴窗花
(3)元宵节、大街小巷、人如潮
(4)祭扫
(5)龙舟、艾香、满堂
(6)乞巧、牛郎织女、
(7)月饼
(8)赏菊
(9)团圆、热闹

(七)讨论交流
1.讨论主题:中国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传统节日?
2.讨论形式:利用课前教师下发的阅读资料,课前之间进行小组讨论。
3.小组全班展示交流。

(八)游戏:找朋友

1.游戏主题:找朋友(将传统节日与相关习俗进行配对)
2.游戏方式:
(1)教师指导学生制作词卡(复习词语),分别写有不同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2)随机下发。
(3)一位同学站起来,其他拿着相关词语的同学也起立,一同向大家介绍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3.游戏目的:复习词语;巩固记忆传统节日及相应习俗;激发兴趣。